2024年5月13日19:30,由中国音乐学院出品,指挥系、国际交流合作处协办,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实践中心制作的“交响变奏曲”——纪念德沃夏克逝世120周年音乐会之一在中央歌剧院如期与观众见面。
本场音乐会选取了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1841-1904)的《狂欢节序曲》《交响变奏曲》《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三首作品,由俄罗斯大柴可夫斯基交响乐团指挥丹尼斯·洛托耶夫执棒中国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携手德国大提琴演奏家史蒂芬·弗罗克和小提琴演奏家邢昊共同呈现,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集炽热情感与纯青技法于一身的古典音乐盛宴。当晚,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吴志武到场观演。
本场音乐会由《狂欢节序曲》(Carnival Overture, Op.92)拉开帷幕。这部作品是德沃夏克在1891年创作的“自然、生活与爱情”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分,描绘了欢快喜庆的人文气息与欣欣向荣的生命景象。丹尼斯·洛托耶夫在整场音乐会中始终热情洋溢,在指挥台上一招一式如同中式太极拳般刚柔并济。在交响乐团的配合下,他对乐曲前后的快板段落以最大化的音量进行呈现,而在相对恬静的中间部分则赋予了音乐更多冥想式的表达,夸张化地表现出作曲家所描述的那般想象:“一位孤寂、沉思的流浪者在夜幕降临之时抵达城市,而那里是一派狂欢的节日景象……”这首作品作为当晚的“开胃菜”,先声夺人、气势不凡,以巨大的音响冲击力令现场观众迅速进入“临响”状态。
随后的《交响变奏曲》(Symphonic Variations, Op.78),作曲家德沃夏克以他的无伴奏男声独唱作品《我是小提琴手》(Huslař)作为主题,并以此在不同的速度上派生出27个变奏。在当晚的演绎中,指挥以独立且形象的个性来处理每个变奏,时而克制,时而洒脱,充盈着微妙而难以预测的情绪变化。直至全曲最为热烈的赋格段尾声,指挥方才彻底丢弃游移,以不竭的动力调动起乐团的力量。
乐曲主题在此以缩减、变奏的形式出现在各个声部,在渐快与渐强的处理中促成“密接和应”的特质,使乐曲的音响厚度逐层叠加,在一阵狂澜中将音乐会的气氛推向高潮。上半场在高昂、激荡的乐声中悄然结束。
在下半场中,大提琴演奏家史蒂芬·弗罗克登台演奏《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Cello Concerto, Op.104)。这部作品是德沃夏克晚年客居纽约期间创作的最后一首大型交响作品,也是在大提琴协奏曲经典曲目中最能展现独奏与乐队个性的杰作。史蒂芬·弗罗克此曲的理解与处理,与英国大提琴家杜普蕾所展现的似水柔情,以及俄国大提琴家罗斯特罗波维奇所呈现的坚毅阳刚迥然不同,他更希望呈现给现场观众一个内在而深沉的晚期德沃夏克形象。
第一乐章以乐队恢宏的引子齐奏展开,在情绪的推动下引出宏伟的主部主题与深情的副部主题。随后,大提琴独奏登场,史蒂芬·弗罗克以扎实、果敢的运弓,在宽广的线条中有着自然的呼吸感,舒缓流动的音乐中似乎伴有声声呜咽,令现场观众为之动容;
第二乐章的柔板则展现出独奏家含蓄深沉的演奏风格。他以感人至深的醇厚音色,将半音下行的旋律音型比作心灵的哀吟,与单簧管在开篇中所奏出的静谧主题遥相呼应,意在以最炽热、最沉思、最静穆的演绎凸显德沃夏克音乐的“晚期风格”。
最后,第三乐章以进行曲风格的节奏开篇,并在发展中愈发跌宕起伏,丹尼斯·洛托耶夫便格外注重声部结构的平衡感。响亮的全奏、乐团首席邢昊的小提琴独奏与大提琴的缠绵对话,以及小号在临近曲终的抒情乐段中所奏出的悠远音色,使乐曲在克制与激荡中取得诗意的平衡,进而凸显出其兼具英雄性与沉思感的内在特点。
整场音乐会,丹尼斯·洛托耶夫执棒下的中国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展现了炉火纯青的演奏技巧,以高度的完整性与融合性将德沃夏克在音乐中所隐含的炽热之情传达给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史蒂芬·弗罗克在返场中为现场观众深情演绎巴赫的《C大调第三大提琴组曲萨拉班德舞曲》,柔美抒情、庄重典雅,更是升华了本场“周年纪念”系列音乐会的主题,引发现场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出品|艺术实践中心
文案|林民栋
排版|信泊含、杨一涵
一审|亓梦婕
二审|李野、胡廷江
三审|樊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