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演出信息
演出信息
演出动态 | 两校师生携手共绎经典篇章
发布时间:2024-06-04

5月28日至30日,为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2周年,积极弘扬延安鲁艺精神,中国音乐学院最新歌剧创演成果《中国经典民族歌剧荟萃》走进沈阳音乐学院。我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马春成,党委常委、副院长王萃率队,艺术实践中心主任、艺术总监樊小敏,声乐歌剧系教授曲学选、教授顾晓丹,党委学工部、研工部部长张立华,作曲系党总支书记王雪薇,艺术实践中心副主任李野,研究生院副院长王静波等随行,并观摩学习沈阳音乐学院原创廉政主题音乐会《清风颂》。


演出《中国经典民族歌剧荟萃》


5月29日晚,由中国音乐学院出品、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实践中心策划并制作的“甲子回眸·致敬经典”——《中国经典民族歌剧荟萃》全国巡演首站在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上演。沈阳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恒心,纪委书记、监察专员闫玉娇,副院长庞渤,副院长王硕及中国音乐学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马春成,党委常委、副院长王萃等到场观演。



《中国经典民族歌剧荟萃》是2024年中国音乐学院为庆祝建校60周年隆重推出的歌剧作品,由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指挥家李心草教授担任总策划,中国音乐学院表演教研室主任、教授陈蔚担任总导演,精选了《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和《党的女儿》五部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历程中的代表性作品。演出选取的唱段充分体现了民族歌剧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的旋律特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远的文化意义。

该剧由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实践中心统筹策划,联合声乐歌剧系、艺术管理系、作曲系、音乐学系、教育学院等教学系部,协同教务处、研究生院等教辅部门共同呈现,汇聚校内外优质资源,为传承红色经典,赓续红色文脉,弘扬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顾晓丹担任导聆,声乐歌剧系在读学生参演。此次演出中,沈阳音乐学院北方青年合唱团与北方女子民歌合唱团承担起了剧中的合唱段落,为剧目呈现带来了新的惊喜。两校师生齐唱《党的女儿》,共上一堂党课。



演出前,我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马春成,党委常委、副院长王萃到场观看排练,并为大家加油鼓劲。



本次演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艺术实践中心特采访两校参演学生及现场观众,让我们通过他们的感言回顾民族歌剧的精彩!


我校参演学生感言


非常荣幸能参加本次《中国经典民族歌剧荟萃》全国巡演。第一站来到的就是我的母校沈阳音乐学院,又一次站在母校的舞台上演出内心非常激动。我所饰演的角色是歌剧《江姐》狱中女同志中的一员,演出之后,一位记者问到我说,为什么每一场你们演出都会真的哭出来,是怎么做到的、让你们哭的点是什么?我回答:真听、真看、真感受。在渣滓洞监狱中,江姐为了民族大义选择牺牲自己保护其他同志,正是千千万万像江姐一样的革命英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一片丹心献祖国,终于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所以受这种感染自然而然就会真情流露。

感谢学校给予我们这样宝贵的机会,让我们不断在舞台上历练成长。感谢每一位老师的辛勤付出与陪伴,为我们保驾护航。

——周美奇(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2022级中国声乐民族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孙淑香)


正逢学校60周年校庆,伴随着夏初的热情与激动,我们来到了《中国经典歌剧荟萃》全国巡演第一站沈阳站。此次交流让我们所扮演的歌剧人物完成了时空的交融,深感震撼。跟随学校、老师、同学、“狱友们”的三天之行,更体会演员不易与幸福,观众的热烈反响,让我更加坚信音乐的力量。三天的展演虽然有辛苦但更多激发心中的歌剧情怀,一直兴奋直至回校也久久难以平静。这次演出不仅锻炼了我们的技艺,更增近了我们对民族歌剧的热爱。沈阳之行,收获满满,期待未来有更多机会将学校精心打造的《中国经典歌剧荟萃》推向全国各地,在地图上点亮一座座城市。

——冯一迅(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2022级本科生,导师:曲丹)


本学期我有幸参加了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实践中心策划并制作的“甲子回眸·致敬经典”——《中国经典民族歌剧荟萃》全国巡演沈阳站的排演活动,并饰演《小二黑结婚》中的角色喜兰。在排演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挑战。歌剧的演唱要求极高,不仅要注重声音的控制,还要兼顾戏剧表演。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我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反思,逐渐掌握了一些歌剧演唱技巧,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角色的内心世界。

此外,组内成员的相互配合也十分重要。在排演过程中,大家相互学习、督促,为了呈现最佳的舞台效果共同付出努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最后,这次回到我的母校沈音,在这里上演“折子戏:也有着非凡的意义,在这里我见到了之前的同学并一起排演歌剧,这种两个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让我感触颇深。我由衷地感激学校、感恩老师,为我们提供如此难得的学习平台,我受益匪浅。我将珍惜这次经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表演水平,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邱嘉慧(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2023级本科生,导师:戴滨教授)


沈阳音乐学院参演学生感言


首先非常荣幸能够作为沈阳音乐学院北方女子合唱团中的一员参与到中国音乐学院《中国经典民族歌剧荟萃》全国首站巡演之中,身临其境的感受民族歌剧的魅力,声音的融合,余韵悠长。

行之力则知俞进,这次交流真的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从最初的紧张筹备到最终站在舞台上,每一个阶段都让我有不同的感触。排练时的辛苦与汗水,不断地打磨每一个细节,只为了能在演出时呈现出最完美的状态。音乐响起,默契配合,共同营造出的舞台氛围让我感受到了我们团队的力量是如此强大。而观众们的掌声和欢呼声,则是对我们努力付出的最佳肯定。

最后感谢台前幕后的所有演员、老师、工作人员,以及为民族歌剧事业昌盛奉献的老先生们!续前人灯火开后路,燃今我薪火筑星河,愿中国民族歌剧越来越好!

——吕思萱(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2023级本科生)


非常荣幸能够以北方女子民歌合唱团成员的身份参加本次中国音乐学院“中国经典民族歌剧荟萃”音乐会的首演。在演出现场,观众们都沉浸在音乐之中,掌声雷动。能得到欣赏和支持,我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

本次和中国音乐学院的前辈们合作完成的舞台能够圆满落幕,离不开领导老师们的支持、整个团队的默契配合和扎实的表演功底。精彩的表演演唱让我深刻体会到音乐的力量,它跨越了时间界限,完美的呈现了每一段歌剧的深刻内涵,给观众们带来了难忘的艺术享受。在本次的音乐旅程中,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也收获了人生中一笔无价的财富,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所热爱的艺术事业投身其中!

——邱硕(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2022级本科生)


能参与这次的演出活动,首先要感谢学院给予我们的这次学习实践的机会参与到中国音乐学院“中国经典民族歌剧荟萃”全国巡演沈阳音乐学院站的排练演出,通过这次的演出,更加加深了我们对于民族歌剧的认识,同时对于歌剧的排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这次与中国音乐学院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学习,对两个学校的同学来说都能起到互相促进,互相学习的作用,几天的排练演出,让我更加丰富了对于歌剧艺术的认知,对歌剧演绎的“声、台、形、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我们未来的学习和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付一诺(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2022级本科生)


观众代表感言


5月29日,《中国经典民族歌剧荟萃》全国巡演沈阳站在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上演,舞台上,演员们用其精湛的技艺和自如的舞台把控能力,让我们仿佛真的感受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歌剧《白毛女》的选段“北风吹”和“扎红头绳”,演员成功的把这个角色从一个纯真善良的少女,历经磨难变成了“白毛女”,让人为之动容。精彩唱段络绎不绝,《江姐》《洪湖赤卫队》《党的女儿》等等,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绪都被音乐牵引,可以从每一个音符中感受到无尽的情感和故事。很感谢学院为我们的声乐学习提供了这样好的机会,不仅让我们更加了解了民族歌剧,同时我们也欣赏到了一次听觉盛宴,领略到了艺术的无穷魅力。

——余晗(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2022级本科生)


这次《中国经典民族歌剧荟萃》的演出中,舞台上的每个表演者对唱段的处理以及细腻的舞台表演都深深的打动着人心,歌剧《白毛女》的唱段中杨白劳和喜儿用精湛的演技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旧社会生活被压迫的悲苦。歌剧《小二黑结婚》这个片段中,小芹的扮演者把对心上人的思念演绎的淋漓尽致;歌剧《洪湖赤卫队》的牢房片段中,扮演韩英和韩母的两位表演者把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国家的衷心演绎的坚定不移,韩母生动形象的演绎出在生离死别时的凄惨悲壮;歌剧《江姐》“绣红旗”和“五洲人民齐欢笑”的片段中,各位表演者演绎出革命人的无畏以及对新中国的期盼之情让观众为之动容。

——王译唱(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2021级硕士研究生)


观摩《清风颂》


5月28日晚,中国音乐学院一行同沈阳音乐学院师生代表一同观看沈阳音乐学院策划制作的原创廉政主题音乐会《清风颂》



本场音乐会是沈阳音乐学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献礼之作。音乐会由指挥家、沈阳音乐学院校友范焘执棒,沈阳音乐学院北方青年合唱团、北方女子民歌合唱团与多名青年教师、学生联袂演出。在沈阳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主任张策和戏剧影视学院青年教师苏颖堃的主持下,音乐会以独唱重唱、情境讲述、情景表演、交响合唱等形式,生动演绎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波澜壮阔的历程,讴歌了新时代正风肃纪反腐的伟大实践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取得的历史性、开创性成就。



我校交流巡演团队实地观摩了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实践及人才培养成果,在沈阳音乐学院师生的合作下,为《中国经典民族歌剧荟萃》全国巡演打下良好开端。本次交流巡演加强了我校与兄弟院校间的交流合作,为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传承红色音乐文化、拓展艺术实践平台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出品 | 党委宣传部、艺术实践中心

文案、排版 | 杨一涵、王尧、孙钰童

一审 | 亓梦婕

二审 | 野、胡廷江

三审 | 樊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