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演出信息
演出信息
演出动态丨“波西米亚” ——纪念德沃夏克逝世120周年音乐会之二
发布时间:2024-05-28


2024年5月18日19:30,由中国音乐学院出品,指挥系、国际交流合作处协办,中国音乐学院艺术实践中心制作的“波西米亚”——纪念德沃夏克逝世120周年音乐会之二在国音堂音乐厅如期上演。

本场音乐会选取了勃拉姆斯《A小调双重协奏曲》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两部作品,由英国皇家伯明翰音乐学院首席常驻指挥家丹尼尔·罗斯纳执棒中国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携手阿尔巴尼亚小提琴家艾薇斯·基伽、德国大提琴家亚历山大·胡绍夫本场音乐会乐队首席邢昊共同呈现,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古典音乐盛宴。



在西方音乐史上,勃拉姆斯和德沃夏克两位大作曲家的终身友谊被传为佳话,音乐会以勃拉姆斯《A小调双重协奏曲》(Concerto for Violin and Cello, Op.102)开场似乎更显意义深远。这部作品是勃拉姆斯在1887年为小提琴、大提琴和管弦乐队而作的协奏曲,被誉为“具有独立声部的交响曲”。



在当晚的演绎中,这部作品好比世界的语言,由来自不同国度的演奏家们带着自己的“乡音”共同演奏——阿尔巴尼亚式热情、德式严谨、英式含蓄和中式恢宏同台绽放。但各式感情色彩所呈现的音响效果并非简单的“大杂烩”,而是在保持个性中交相辉映,深刻地表现出勃拉姆斯晚期独有的典雅气质和哲学堂奥。




下半场上演的《第八交响曲》(Symphony No.8, Op.88)是德沃夏克在1889年运用波西米亚民歌素材所创作的作品。这部作品虽然远不及《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为人熟知,但是同样富有动听的旋律。



第一乐章以乐队如圣咏般庄严的引子开场,在情绪的推动下自然引入宏伟的主部主题和抒情的副部主题。在交响乐团的配合下,指挥进一步强化了音乐的情绪张力,以相对缓慢的速度处理引子部分,如泣如诉的大提琴、如鸟鸣般的短笛和长笛,与其后的恢宏大气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乐曲更显宏伟的气派,又不乏田园诗意般的淳朴之美。



第二乐章慢板的开头与第一乐章如出一辙,均带着一种沉思和悼念的气质。但是,它也不可避免地被胜利喜悦的情绪所替代,指挥再次将其进行细腻处理,使之过渡自然,令人难以察觉;第三乐章犹如一支轻快、抒情的华尔兹圆舞曲,颇具波西米亚风味,让现场许多小朋友都忍不住想跟随着音乐舞动起来;小号响亮的“号角声”预示着终曲的到来,乐队的声音愈发宏伟壮阔,终而推动了全曲英雄性、史诗性的表达,现场情绪达到鼎沸。



最后,丹尼尔·罗斯纳携手交响乐团加演了西贝柳斯《忧郁圆舞曲》(Valse Triste, Op.44),强弱有序、沉稳有致,给人一种悲怆深沉之感。这首加演曲目想必会出乎现场观众的意料,其与节目单曲目在情感色调上相去甚远。不过,以“喜”开头以“悲”结尾,即人们常说“以喜衬悲,悲更悲”,留在听众心中的余音往往将更为深刻,甚至回味无穷。丹尼尔·罗斯纳和中国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为纪念德沃夏克逝世120周年系列音乐会画上了一个“悲情却又圆满”的句号。




出品 | 艺术实践中心

文案 | 林民栋

排版 | 易思嘉

一审 | 亓梦婕、杨一涵

二审 | 野、胡廷江

三审 | 樊小敏